泛娱乐化的时代如何防止娱乐致死?
经典句子
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!
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,一种是奥威尔式的—文化成为一个监狱,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—-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。
一切公众话语日益以娱乐的方式出现,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。我们的政治、宗教、新闻、体育、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,毫无怨言,甚至无声无息,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。
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,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,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,总而言之,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,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,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,文化的命运就在劫难逃。
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,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。
《娱乐至死》这本书是世界着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.波兹曼的代表作之一。2015年出版的这个版本,书的封面是一个只有躯干没有头颅的四口之家坐在电视机前,画面很骇人也引人深思。直观的让人联想到,人们迷失在电视节目里失去了思考的能力,变成没有思想的躯壳。听起来似乎有点耸人听闻,但当我读完这本书时online pachinko gambling,我不禁反思自己是否在某时某刻也成为了娱乐的附庸?“被娱乐”而不自知呢?
抖音上的短视频,内容特别有趣,让人哈哈大笑,笑的眼泪都出来了美高梅平台注册。出于好奇,我也下载了这个app。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,里面的视频简直太搞笑啦!手指就这么简单的划拉一下,视频就切换成下一个,一直不停的笑不停的划不停的笑……我的天,我居然从九点钟划拉到了十一点!我心想,嗯,该洗洗睡了,不能再玩了,可是又想再看一会吧,于是时间又过去了半小时。当我终于停下来时,我发现我的大脑空空如也pachinko casino,内心空空如也。我感到一阵焦虑、不安、罪过……现在我的手机里已经没有这款app了。
抖音是毒药,是精神鸦片,会上瘾,会麻痹我们的神经,让我们只会傻笑不会思考。与之类似的还有快手、西瓜、火山…他们是纯粹的娱乐,极致的消遣,博君一笑,看完一个忘掉一个。我属于那个在“被娱乐”的幸福火车上猛然警醒过来以免滑向深渊的人。现在当我在地铁上、公交车上、餐馆里看到一些孩子低头玩着手机,在抖音的背景音乐中发出咯咯笑声时,我就特别担忧。成人尚且需要很大的自制力才能不沉迷抖音,让我们的孩子们如何才能抗拒它恶魔般的魅力……
让我们回到《娱乐至死》这本书。书中以八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为背景,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,电视时代蒸蒸日上。作为一种传播媒介,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,包括政治、宗教、教育。最受欢迎的总统候选人不一定是准备实施有利民生政策的人,而一定是在电视节目中表现出色,能够吸引选票的人。电视之所以是电视,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能看。人们想要看的、喜欢看的是有动感的画面,成千上万的图片,稍纵即逝却色彩斑斓。所以,电视节目要想有大众娱乐高的收视率,就必须舍弃严肃的有思想性的内涵,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。即使是听上去很严肃的新闻节目,其本质也是碎片式的画面,以视觉刺激代替了思想。电视新闻充其量也只是杂耍。而在印刷术时代,社会传递信息主要依靠铅字印刷品,人们首先必须识字,其次要有足够的专注力,能有静下心阅读长篇文字的能力。文字是连贯的,读者需要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去理解句与句、段与段之间的联系。印刷机和电视是两种传播形式,或者叫媒介,其本身拥有自己固有的属性。铅字传递思想,电视只能是娱乐。我突然想起以前放寒暑假时,做完了作业无事可干就打开电视机,一看看一天,最后发现自己脑袋混沌麻木,如行尸走肉,简单的说就是电视似乎挖空了我的脑袋,让我变蠢了。如今比尔盖茨早就让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,乔布斯让世界进入智能手机时代,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比起来,电视那点威力似乎登不上台面了。看看现在的候车厅、公交站台、地铁上,一眼望去绝大多数人都低着头看手机。不否认有一部分是在看一些比较有思想内容的公众号文章,大概一万字左右的长文,但是大多数是在浏览无用的网页或者是玩手机游戏。大脑早已经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却找不到一点有用的信息。零星破碎的信息无法汇集成一个连贯而充满智慧的整体,它带给我们的是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割裂的注意力,结果就是把自己给娱乐了,人变蠢了。过度的娱乐让我们失去了自我,失去大众娱乐了思考的时间大众娱乐和空间。